当前位置: 物流设备 >> 物流设备介绍 >> 分享在财税工作中的真实案例,财务真的是一
财税准则虽然摆在那里,但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今天我就来分享下平时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算是一种复盘,也是一种交流学习。
举例一、某建筑类商贸企业,年销售收入和成本都过亿,年利润最少的也有几百万,多家公司,甚至有上市公司都来考察过收购,本人有幸参与其中的审计,发现该公司应收应付账款混乱、股东个人借款金额巨大且时间长、印花税等小税种长期未缴纳,从这些小细节可以看出该公司的账目非常可疑。但最后仍被一家公司花了几千万收购了股权,买下来后才发现设备残旧无法使用、债务和税务问题杂乱不清,直到现在还处于停产状态无法经营。
举例二、某物流公司,老板签订承运合同时,没有充分和财务进行沟通,合同的含税价是按货物运输代理的6%计算,最后被税务机关检查,需要按9%缴纳税款,因为合同无法修改,补交的差额只能自掏腰包。
举例三:某电器有限公司,之前的财务部就只有一个会计和一个出纳,负责三家公司的账务处理,公司的业务量其实还是蛮大的。老板从来不找财务要数据,每个月都是业务出数给老板做分析。
感觉财务部每个月就负责把帐做完,把税报了就没啥事儿了,和老板几乎零交流。
后来因为有投资人进入,对财务部现状非常不满,要求重建财务部。后来我把财务部分成核算和分析两个组,核算主要理账,把历史账务梳理清楚,针对不同业务线确立会计核算的原则以及结账的流程管理。分析主要进行预算管理,以及和业务配合进行经营分析。
整个过程是痛苦,或者说是极其痛苦的。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可喜的。财务部从三不管变成了任何要进总裁办的文件,如果不经过财务部确认是不收的。
总之一个好的财务,至少能顶公司的半壁江山,但是现实中往往财务的地位非常低,沦为了记账类的岗位,主要原因即有财务自身的业务水平不够扎实,也有老板对财务工作不够重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