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物流设备 >> 物流设备资源 >> 今年底虹口将完成25个数字化小区建设
在虹口区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暨数字治理助力基层减负增能强效工作推进会上,区城运中心对年全区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其中有不少“干货”,跟着小虹一起去了解下!
为进一步发挥数字底座功能实效,加强与基层联动,年本区以北外滩街道为试点,建设“虹口数字全岗通赋能平台”,通过为街道提供数据、工具、应用三类赋能,帮助街道实现数字能力的快速接入和统一应用。面向社区管理与服务各类场景,建设了“智能报表+BI工具”“标签平台”和“智能搭建”等0代码工具,有效提升了街道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力。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数字化转型为基层实现多项“减负”。
“减报表”已纳入排摸类、统计类、总结类共42项余张报表。
“减证明”,通过数字化助力已将24类可开具证明清单样张电子化,方便居委随时填写打印和下载,后续计划与区电子印章系统对接,将市民证明申请和居委、街道、部门电子印章应用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证明电子化。
“减事项”通过“智能小虹——全岗通小助手”将居委办事指南、法规、案例、知识等进行结构化、模型化,以“智能问答”为居委提供智力支持。
“减考核”,通过量化考核模式,促进居委回归走访服务居民本职内容,起到“强效”作用,目前结合区民政的考核指标内容,已与社区云对接的走访量、居民互动指数、居民评价的解决率、满意率为主要内容,建立考核体系基本版。
在北外滩街道云舫小区,这里已基本实现90%以上的事件在物业层面解决,8%解决在居委层面,只有不到2%遗留至街道层面。快速高效解决问题,让居民满意的背后,正是本区有序推动数字小区试点建设。
据悉,在云舫小区通过建设三维数字孪生底座,接入19类多个物联感知设备,有效解决了社区日常管理中“看不清、管不过来、处理不了”的情况。
本区还积极探索数字应用融合创新。建立“大走访大排查”数字化工作闭环,依托区“一网统管”工作平台,详细梳理业务流程,开发大走访、大排查“流转办”功能,打造企业诉求流转全闭环,全面提升“店小二”的处置能力和响应速度。年以来,区“一网统管”业务平台共已接收大走访大排查信息8千余条。
接下来,在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方面,虹口将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横纵”联合发展。横向上,将社会治理与经济治理、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作为整体,统筹部署、统一推进,推动治理供需衔接、治理职责衔接、治理流程衔接,共同推动治理数字化转型。纵向上,要承接好国家、上海市相关政策要求,制定符合虹口的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方案,确保转型目标、发展方向、重大项目等协调一致。
夯实数字底座支撑
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开发更多面向社会数字化转型不同场景的应用功能。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虹口政务数据体系统筹管理机制不健全、供需对接不顺畅、共享应用不充分、标准规范不统一、安全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将实施首席数据运营官制度,建立各部门、街道首席数据运营官、数据执行专员队伍,形成首席数据官联席会议、履职培训等长效工作机制,从而推进本级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数据共享应用等工作,全面提高虹口整体数据资源管理的领导力、决策力和执行力。
加快数字孪生应用
以数字北外滩建设为引领,深化完善“北外滩数字孪生底座”建设,推动基于数字孪生的滨水空间管理、规建管用、招商资管等各类应用场景开发落地。同时,以打造全域数字孪生城区为目标,建强集测绘地图、实景地图、数字资源于一体的区数字孪生底座搭建,鼓励各部门及街道基于区统一平台,建设规建一体、生态管控、应急救援、交通仿真等数字化转型应用,加速数字孪生应用由单点、局部向城区全域、整体拓展。
加快数字小区建设步伐
力争到年底完成25个数字化小区建设。在建设模式上,充分结合虹馨工程、美丽家园等城市更新契机,加强数字化改造与物理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积极构建社区智慧物流网络、智能物联多合一终端、数字化驿站等数字生活“新基建”。在场景建设上,要充分基于各个小区特点,深挖特色应用场景,形成以孪生地图为底板,多源数据融合的数字治理新模式,实现传统老旧小区的全域感知、精准映射和主动研判。
深化社区大脑内涵
总结提炼凉城新村街道“社区大脑”试点经验,加快社区大脑向全区推广复制,鼓励各街道围绕观、管、防、处一体化,在标准版基础上拓展特色化场景,推动“社区大脑”与一网统管平台、数字小区打通,形成区、街道、居委(片区)、小区4级联动架构。
区城运中心表示,将继续以数字化小区建设为抓手,创新数字孪生治理新模式,打造大走访大排查等数字应用,不断提升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基层治理更高效、城区运行更有序。
来源:上海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