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物流设备 >> 物流设备介绍 >> 菜鸟顺丰物流大佬扎堆赴港上市附香港IP
近期物流大佬纷纷赴港上市引起市场热议,包括顺丰、极兔、菜鸟、中通以及乐舱等,和诚IPO对赴港上市的物流“大佬”做了一个整理。
可以看到几乎国内所有知名的物流企业都已经在香港上市或是有在香港上市的打算,那物流大佬为何纷纷赴港上市呢?
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上市已经成为物流企业的必然选择。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需求量不断增加,物流企业也在不断扩张和升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快递物流行业更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4%。综合来看,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基本延续恢复态势,全年顶住压力实现恢复性增长。展望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物流发展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家物流企业的发展也开始逐渐进入成熟阶段,一方面,产业链条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物流产业链,从而实现了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市场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了服务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提升服务水平等方式来提高服务质量。
要想在产业链不断完善,市场不断成熟的情况下,通过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扩大市场规模以提升市场占有率,就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资源等支持。踏入资本市场,上市筹集资金可能加快企业发展提高竞争力。
通过上市,物流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可以提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
目前很多物流大佬已在国内上市,在考虑海外上市时,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企业登陆美股已经非常困难,港股作为开放性国际资本市场,快递企业同样可借此增强自身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香港资本市场的优势让快递物流企业看中。作为中国最有名的资本市场,香港资本市场可谓是优势显著,香港资本市场规模庞大,是亚洲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
根据港交所发布的最新证券市场统计数据,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于年3月底为36.9万亿元,较二月底的35.8万亿元上升3%。3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1,亿元,较二月的1,亿元上升7%。
香港如此强大的资本优势和国际影响力,赴港上市可以帮助解决物流大佬们发展的困境,进一步促进其发展。
菜鸟:阿里巴巴“1+6+N”的组织架构变动,六大业务集团完成分拆后,背靠阿里大树,菜鸟目前业务范围涵盖社区服务、全球物流、智慧供应链等多个赛道。而在菜鸟现有的业务结构中,全球化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加上阿里集团原本已登陆港股的信用背书,菜鸟选择港股上市,对于提升自身的估值会有很大空间。
顺丰控股:无论是提升科技应用水准,还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都少不了真金白银的投入。顺丰凭借高客单价的行业生态位,长期把持着较高的净利润水准,也依然期待获得更多外部资金,撬动更多领域实现提升。顺丰已在年中借壳上市深圳A股,并成为首屈一指的快递龙头,期间有过市值亿的高点,也经历了蒸发亿的低谷,年一季度近10亿的罕见亏损更是让王卫不得不亲自公开致歉.但是股市的起伏并未影响顺丰的地位,作为中国第一大、全球第四大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顺丰控股于年登陆A股,若此次成功完成香港二次上市,或将利用所筹集到的巨额资金,无疑将进一步加强在全球物流领域的布局和竞争力。
极兔速递:凭借价格战异军突起的极兔,借力背后资本大举开疆拓土,从格局底定的快递江湖中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收获了可观的市场份额,合并百世快递后甚至超越了三通一达的圆通,成功坐四望三。极兔以极其烧钱的方式赢得市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市场份额虽然暴增,但赔本赚吆喝的本质,注定是订单越多越亏,此前极兔就被曝10个月亏损多亿元.....在网点建设、转运中心、自动化设备、自有车辆、飞机等硬性配置上都差于顺丰和三通一达等老牌快递公司。极兔方面配送慢、客服效率低、快递丢件等问题依然难以解决,甚至屡次登上热搜。事实上,这些短板的根本,就在于极兔极致的成本控制,让服务质量的天花板天然受限。登陆资本市场是极兔当前最佳的破局之道
乐舱跨境:乐舱搭全球海运费上涨快车但增长难持续,单价“腰折”还要花光三年净利润买新船。此次IPO申报,乐舱物流计划将进一步扩展海外航线,但价格见顶毛利下降后,乐舱物流要如何维持高增长并消化这么多新船带来的营运能力。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一方面,可以吸引来自全球的资本,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另一方面,香港的交易非常活跃,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强,投资者可以随时买卖股票,从而实现资金的快速流动。再加上,香港的监管标准也非常高,企业需要遵守更加严格的规定,从而保证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随着快递价格战终结,行业竞争进入新一轮洗牌期。物流大佬们赴港上市可以获得更多融资机会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是应对目前情况的最好选择。
除快递板块外,港交所近期发行状况也不错,据LiveReport大数据,近10家上市新股平均发行市值为83.86亿,最大市值为珍酒李渡,最小市值为力盟科技;平均发行PE为23.02倍,PE处于中上位置水平;平均申购人数为,平均认购倍数为8.75;平均基石占比为41.50%,近期比例略微回升。
年1-4月,香港IPO新上市公司数量为20家,均为主板。此外,该期间还有介绍上市2家。
香港IPO保荐人(券商)排名如下:
香港IPO内地律师事务所排名如下:今年1-4月,约13家内地律师为20家港股IPO提供法律服务。
香港IPO核数师排名如下:
香港IPO行业顾问排行如下:
文章转载自和诚IPO,已获得授权
#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