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设备

ldquo双碳rdquo目标下的

发布时间:2022/7/6 19:42:06   
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一、

低碳新环境逼近物流业

今年5月,嘉里物流联网有限公司在香港地区启用5.5吨电动货车,成为香港首家采用电动货车的物流公司。嘉里物流联网这一绿化举措,是全球在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其中一步

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代表中国做出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为实现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国家层面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包括物流产业在内的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例如,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图1碳排放达峰示意图(资料来源:罗戈网《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国家目标一旦制定,整个国家战略的全方位推进将十分迅速,并带来快速的经济社会转变。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其耗能及排碳量近年来也增速迅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当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能源消费量已由年的1.28亿吨标准煤增至年的4.39亿吨标准煤,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由6.50%提升至9.01%。物流业成为我国碳排放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因此,随着“双碳”战略目标坚定不移的推进,物流产业面临低碳新发展环境,物流园区向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

二、

物流行业节能低碳涉及3大挑战

物流业是横跨交通运输、包装、仓储和信息化等领域,覆盖商贸、快递、制造业等多行业的复杂服务业。在国家的“双碳”目标下,既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碳排放大户的物流行业,应对低碳转型重大变革、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面临3大方面的挑战。1.交通能源动力变革任重道远交通运输行业是物流碳排放量的主要“源头”之一。年国际交通论坛数据显示,我国的交通运输温室气体排放量居全球首位。因此,交通行业率先实现零排放,对于推动整个物流业的节能减碳非常关键。尽管就技术路径而言,能源电气化是目前交通运输业实现零排放成本最低的、最为成熟的方法,物流车%电动化每年可贡献高达上亿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然而,现有新能源车辆主要还是用于乘用车领域,货运领域较少,交通能源动力变革仍然任重道远。与此同时,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空驶率高、重复运输、交错运输、无效运输等不合理运输模式,也造成物流业在运输、配送过程中污染气体排放量相对较大,能耗问题较为凸显。2.物流包装碳排量过多中国物流市场规模庞大,早在年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随着网购渗透率持续提升,年市场规模更是超过万亿。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包装作为物流供应链中除仓储和运输之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包装总量激增、商家过度包装及包装回收体系不健全,造成了物流包装碳排量每年呈几何倍增,整个行业至少面临着近亿万吨的减碳空间。研究显示,即使只实现50%的可循环物流包装替代,也可减排近万吨的碳排放。3.仓储配送运作模式落后近年来,我国物流园区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仓储配送主要依托的载体,因此,对于仓储配送的碳管理而言,园区的运作模式是一个决定性的关键。目前,大部分物流园区开展的物流活动都缺乏考虑低碳设计和低碳措施,采取“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这种物流运作模式,具体表现在运输管理水平低、仓储利用率低、物流设施重复建设、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缺乏低碳设计思路和碳管理水平初级等方面。这种模式属于高碳物流,不仅能源消耗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而且会降低物流运行效率,不利于长远可持续发展。

三、

一些推动物流园区绿色发展的实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各行业均肩负着节能降碳的重要使命。作为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的重要载体与基础设施,各大物流园区投资商和运营商纷纷针对包括基础设施、运输、仓储、包装、信息化平台等各个碳排放和碳管理场景开展降碳探索与实践,部分园区尝试打造一个从园区建设到运营的低碳物流新模式,加快节能减排步伐,寻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图2物流园区低碳运营实践框架其中,在绿色能源、绿色运输、数智赋能和信息化碳管理等4个方面,涌现出了一些比较成熟有效的实践。█光伏应用加快园区能源的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整体来看主要路径有两条,一个是发展新能源,其次是节能减排。新能源是治本之法,节能减排是辅助之道。“双碳”背景下,光伏作为绿色新能源,获得了普洛斯、京东物流、菜鸟等巨头青睐。普洛斯作为智慧园区先行者,早在几年前开始在园区投入绿色能源应用。而其选择的合作对象,则是光伏行业巨头隆基。年,隆基新能源为普洛斯深圳深圳市盐田港物流产业园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目前,其光伏物流园区的应用已复制到广东、福建、陕西等地区。年,隆基新能源与普洛斯旗下的普枫新能源战略携手,为普洛斯全国多个物流园联手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实现了普洛斯物流园在仓储端的绿色低碳运营。目前,普洛斯在全球共拥有超过万平方米的屋顶光伏,总装机量达到MW。图3普洛斯分布式光伏京东物流亦在其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布局了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年实现并网发电。其光伏电力可覆盖园区内仓内照明、自动分拣、自动打包、自动拣货等多场景作业的用电需求。隆基新能源为京东亚洲一号仓(西安)建设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一小时可提供绿色光伏电力千瓦时,相当于一小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千克。此外,广州增城菜鸟物流园区建设的9.8万平米的屋顶,也是在隆基的助力下,生产清洁能源,发电量近1千万度,约为吨煤的发电量,节省数百万元电力成本。█围绕新能源装备打造绿色运输以新能源装备的应用为核心,绿色运输的实践既包括新能源物流车的应用,又包括对换电支持、充电设备的前瞻性布局。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进步、一系列政策引导等因素共同驱动下,顺丰、京东、货拉拉、菜鸟网络等企业纷纷加大新能源物流车的使用力度。年起,顺丰正式批量采购新能源汽车,在日行驶里程公里以内的运输场景全面使用新能源车辆,涉及支线、重货收派、普通收派。据货拉拉CEO周胜馥介绍,在深圳、广州等城市,货拉拉平台上新能源车辆占比超过30%。其中,盛丰物流集团更是在与宁德时代合作的项目上打造了全国首条电动重卡运输干线,推动新能源装备应用的物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项目一期纯电重卡福宁干线示范运输项目于年4月启动,先期投资超万元,采用纯电新能源牵引车,为宁德时代提供汽车动力储能电池及周边产品的运输服务,通过项目,整个干线运输实现了纯电闭环管理。图4盛丰物流全国首条电动重卡运输干线在储能领域,普洛斯与宁德时代合资电池资产服务公司宁普时代,结合园区运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换电支持;日日顺供应链打通逆向物流回收渠道,针对电动车“心脏”铅酸蓄电池的成本占总车成本四分之一以上的痛点,通过“电池以旧换新”“以旧车换新车”等服务,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在新能源充电桩领域,普洛斯旗下隐山资本与云快充推出的充电桩“新基建”基金,着眼于进一步完善园区充电设施,建立覆盖物流场景的充电服务网络。京东物流在全国7个大区、50多个城市、总计布局使用新能源车约2万辆的同时,大量使用清洁能源充电基础设施,每年可减少约4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数智赋能提升园区运行效率物流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数智化物流能有效推动物流资源共享,改变传统的运作方式,既是降本增效的新变量,也是园区低碳发展要求下实现创新增长的新蓝海。在统一互联互通的互联网平台下,通过对物流活动大数据的采集与智能分析,制定高效化、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监测、分析和管理碳排放,能够极大提高配送整合效率、仓储运行效率、包装循环效率以及能源利用效率,从而整体降低能耗、实现园区减排。有效提升运配效率,正在降低能源损耗。京东“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通过调度算法、运筹优化技术、可视化导引以及摄像头识别,指挥车辆精确地走向适合的月台,有效降低车辆排队等待时间。江南云港物流总部产业园内,江西方众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注册货车司机1万多名、会员货主企业0多家,通过线上车货匹配,有效减少货车运输过程中的空载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智慧仓储成为优化仓储物流效率重要的发展方向。无人仓通过对各类互联网技术、RFID、自动分拣技术、声控技术的应用,利用机器人及其他自动化设备完成商品的入库、储存、拣选、分选及出库等工作,大幅优化了物流运作效率。顺丰在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区块链等新技术加大投入,京东物流在无人机、仓储机器人等先进物流设备领域的研发成效显著,为绿色物流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底层技术支撑。以旷视科技为例,旷视积极探索AI助力碳减排落地场景。在仓储物流环节,搭建智能仓,智能化调度机器人替换原有叉车设备,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在场馆运营中,AI识别各类数据,智能调解光照、空调温度,确保室内舒适性的同时使设备处于经济运行状态;在推广智慧停车过程中,以AI优化停车方案,实现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图5旷视3A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减包装是物流业、特别是快递业绿化的重要措施。使用充气气囊替代泡沫等材料,大幅减少缓冲材料的使用,采用可以在短时间内自然降解的植物纤维胶带替代传统胶带等等,都是包装低碳化的有益步骤,但重要的措施是物流包装智能化。以顺丰为例,顺丰持续打造快递包装循环生态圈,积极与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共同推进可持续包装发展进程。从包材制造商到物流企业,从消费者到回收企业,通过打通各个环节,推动绿色包装在全社会循环利用,践行循环包装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研发和绿色运营。图6顺丰绿色包装循环生态圈示意图█信息化系统助推即时碳管理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分解和推动落实,碳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方面的优秀实践有蚂蚁链、际链科技等公司。蚂蚁链的碳矩阵SaaS服务是目前为止体系最为完备的一套SaaS产品,包括了碳盘查和碳管理,实际上是一个碳管理底层平台。碳矩阵既可以支持绿色制造,也可以支持供应链和物流的范畴使用,能够帮助企业实行碳资产管理和碳金融的直接融资对接以及相应的认证。碳矩阵的体系也可以跟企业业务应用管理系统结合,来采集相应的数据,无论是IOT还是其他数据源都可以对接到这个平台,最后根据碳核算结果,实现企业碳管理。普洛斯旗下际链科技的海纳零碳平台,可以做碳核算、碳减排、碳认证、碳交易和碳金融,实现了核算、目标管理和资产管理这几个功能。图7海纳零碳平台

四、

低碳园区典型案例

█京东物流——京东“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日前,京东“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经过认证,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碳中和的物流园区。园区于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日均处理订单量超过50万件。绿色仓储,光伏发电为物流园区减碳园区内所有屋顶都配备了容量为9MW的光伏发电设备,总计10万平方米的光伏屋顶占据了园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且已并网发电,为园区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这些绿色电力白天可供园区的自动化设备运转使用,还可以通过“汽车+充电桩+光伏”的项目试点,为电动新能源车充电。夜晚储能设备可以将白天储存的绿色电力在用电高峰期释放,起到一定程度的“削峰填谷”作用。智能设备“黑灯作业”1分钟,省出一个家庭一年半用电量在京东“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配备两套大型自动化立体存储系统,高达22米,有着12层阁楼货架,存储效率是普通存储的3倍。与“灯火通明”的传统物流仓库不同,自动化立体存储仓库是“黑灯”作业模式,借助智能控制平台,不需要开灯,订单到达后,系统自动从仓库调货出库。没有传输任务时,传输装置可以在1分钟内自动断电,据测试,每分钟省电度,相当于普通家庭一年半的用电量。绿色包装,商品“外衣”更环保商品的包装,乃至快递盒子使用的胶带,同样是减碳环节之一。京东物流使用的3层瓦楞纸箱比例超过95%,确保每个纸箱的重量不超过克。封箱胶带也进行了“瘦身”,将其宽度从53毫米降至45毫米。京东“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通过大数据和智能算法优化箱型,推出智能包装推荐系统“精卫”,根据内装物品的尺寸体积匹配最合适的纸箱型号,可实现空箱率降低15%以上;在多个场景下应用自动化包装技术,通过“量体裁衣”将平均每个包裹使用的材料减少20%以上。包装减量的同时,京东物流还陆续在全国30多个城市常态化投入使用“青流箱”,并实现仓内无纸化作业,应用电子面单。█黄石新港现代物流园黄石新港现代物流园股份有限公司于年3月由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新联进出口有限公司、深圳市盐田港物流有限公司及黄石新港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园区位于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海洲大道北侧,总用地面积约亩,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园区建成后,公司将通过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物流管理,提供“共享库场+全程物流链”服务,为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效。智慧能源可视化解决方案节能减排依托智慧园区管理系统的能耗管理模块,通过对园区用电、用水、用气等能源使用情况进行智能检测,从负荷、能源使用构成、分时使用情况、报装方式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以分析结果再对园区水电气等进行使用环节进行优化,降低园区用能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园区数字化管理减耗提效通过物业管理、收费管理、安全管理、车辆管理等模块,实现园区无纸化办公,园区工程与设施维养管理实现全面线上化派单,日常维护维养有据可循,快速响应报修报检需求,确保园区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园区内设备管理,除设备的基本参数管理外,还可关联查看设备的维修记录、巡检记录、保养记录等统计管理报表,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大大减少了园区纸张消耗,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运力资源合理分配实现运输优化一方面,通过TMS运输管理系统全程连接货主、承运商、司机,实现多方实时协同,运用物联网技术中多种监管手段,对订单下发到签收全生命周期节点的监管,保障货品安全,为物流服务商提供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及决策支撑;另一方面,基于智能分单、自动拆段等运输策略管理,根据企业实际运输货品的情况,按照时间最优、里程最优、点位最优等多种方式自动优化排车排线,为企业降低运输成本,避免资源浪费。(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1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